在繁忙的都市里
往日的车水马龙逐渐褪去的街道上
年味越来越淡
辛苦忙碌了一整年
往往都是等到快要过年的时候才想起来
原来一年又过去了
小时候的年味是一种期盼
长大后发现
年味是一种回忆
让我们穿过这条小巷
寻找记忆中的年味
趁着工作间隙,小编去了趟老莞城的中山路,在这充满旧时光痕迹的骑楼下、熙熙攘攘的街道里,感受了一番别有的年味。
一眼望去,满眼的“老事物”,它们像在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,在等待一个能够读懂它的人。来到中山路,这老骑楼下,经营着各种传统特色商品。
这条老街,历经百年,见证着一代代人的成长、见证着东莞历史的变迁,每一砖一瓦、每一块被雨水侵蚀掉色彩的尼龙布、每一片布满锈迹的铁皮,都是东莞商贸繁荣发展的缩影。
不知是不是因为经历了风霜,见证过繁华,才会显出特有的韵味,这是现代建筑所无法取代的。
慢下来,去感受。
现代的我们一味追求效率,所有事情都讲究“快”,贴在家门的春联摆脱不了流水线打印生产的桎梏,当中缺乏了很多人的参与,自然也就越来越让我们觉得“年味变淡了”。
今天,不妨让我们慢下来,去感受这弥足珍贵的手写对联。
走几步就能看到阿叔在奋笔疾书,尽管时不时会有路人前来询问,动作依旧不慌不忙,下笔如行云流水般流畅。
“订单已经满了,现在预订的话新年前是拿不到了,只有固定的这些款式可以选”阿叔一边写对联一边说道。抬头便看到一张张的正丹纸上,写满着关于来年愿望的美好祝福。
年味大概就是从贴春联开始的,写上对来年的期盼在红红的对联上,给家里增添点红色元素,那种过年的感觉马上就有了。
订单很多,但忙中有序。
再向不远走去,就被这家摆布工整的店所吸引住,它的特别之处在于,货架上放满了一叠叠的对联,而对联上都有其相对应的“身份条”。
只见一位阿叔在购物时,戴着眼镜,用纸和笔记下几个编号。记好后,自助到货架来一个个找出不同对联相对应的位置,再去埋单。
对联经过悠久的发展变化,不同的语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,分类也变得日益繁多。这么多副对联,没有其他的电子设备,全凭一双手、一支笔、一张纸,就能做到井然有序。
不禁感叹老一辈的智慧啊~
在这里,能买到迷你版的舞狮道具:狮子头、舞狮鼓、跟“大头佛”。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春节元宵或集会庆典,民间都喜欢以舞狮来助兴,场面非常的热闹。
还有各种红灯笼、手工篮子、大花灯、筲箕......正是这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品,堆砌出浓浓的年味。
这种零食百货店里面的零食,是多少小朋友儿时的回忆呢?有每年必吃的金沙朱古力、嘉顿利是糖、蓝罐曲奇......
想起最近有个很火的词叫“松弛感”。何为松弛?
它是一种难以被定义的感觉,但是逛完这条老街后会发现,这种满足于心的从容力量,就能很好地诠释“松弛感”。
因特殊原因,往年许多花市、年货集市都不开放,难免让人感觉年味有所缺失。
疫情已经过去3年,现在迎来开放,若你们想寻找这份独特的年味,可以来莞城中山路打卡,拍一组9宫格发过年朋友圈~
除了莞城中山路,在石龙、虎门等镇区也有这样的“年味”老街,也能感受到街道上辞旧迎新中不亦乐乎的忙碌,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年味。
愿新年,胜旧年。